提案五:加快提升城市綠化帶生態化設計 |
來源:明升体育環保集團有限公司 時間:2022-03-08 |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綠化帶建設邁入快車道,但在普遍追求視覺沖擊和風格多變以達到美化道路環境目標的同時,也因規劃缺乏科學的生態化設計,逐漸顯現出城市綠化帶建設存在一些弊端。 為此,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明升体育環保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鑫專門提交了一份關于提升城市綠化帶生態化設計的提案。 在宋鑫看來,綠化帶規劃設計中缺乏對景觀生態性以及景觀植物生長自然性的考慮,不僅使得城市綠化帶的生態效益大打折扣,同時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 宋鑫舉例,如行道樹樹池小、地下空間管線多,改造頻繁;綠化帶高度和坡度較路面高,不僅在降雨中無法形成滯蓄空間,并且沖刷后易造成黃土上路,帶來新的徑流污染;換填種植土不到位,植物配置追求即時視覺效果,沒有充分考慮后期生長穩定性。 分析原因,宋鑫表示,傳統道路綠帶的設計通常沿用1997年出版的《城市道路綠化規劃與設計規范》,其綠化帶高于馬路表面,并用條石將綠化帶與馬路完全隔斷,道路雨水及塵土很難進入道路兩側綠化帶。因此,塵土往往在靠近馬路兩側綠化帶的條石或人行道階沿的地方大量沉積。 雖然部分城市在綠化帶中采用了海綿技術,但由于存在使用條件的認識誤區,極大削弱了道路海綿城市的功能。如在綠化帶不足1.5m的寬度下,做U型下凹后再種植喬木,僅考慮滿足種植要求,使喬木根系幾乎占據透水層,卻不利于雨水下滲。另外,在道路縱坡大于1%的綠化帶中做海綿設施,雨水來不及下滲就直接流向下游,造成下游短時涌水,不但起不到海綿城市的作用,反而影響交通。 “提升城市道路綠化帶生態化設計,對科學完善城市綠地水循環系統,以及治理城市內澇頑疾具有重大意義。”宋鑫說道。 基于此,宋鑫建議,一是深化“海綿城市”建設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海綿設施的國家統一設計標準或設計規范,設置部分強制條款,建立健全海綿設施的驗收標準,出臺海綿設施的施工技術。 二是對新、老城區的綠化帶因地制宜的進行“海綿化”改造。在社區綠化區和馬路兩側的綠化帶建設隱蔽的深蓄水槽,把4—5個樹池進行串聯改造,在有限的空間內增大蓄水能力,實現快速、多點、分布式消納社區和交通道路的積水,同時減少滯水對綠化植物的影響。 三是采用下沉式道路綠化帶設計,在下沉式綠地內設置雨水溢流口,且溢流口高程介于綠地與地面之間,在不增加用地面積、降低成本的條件下成為既能改善生態環境又有滲蓄效果的雨水處理設施。 四是加強對綠化帶抗逆植物的選育,在強化功能的同時盡可能減低管養費用。
作 者:
攝 影:
責任編輯:
瀏覽次數:
|